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5-17
案例类型:就业创业——职业教育
关键词:百年职校;职业教育扶贫;公益免费
提交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摘要】
职业教育扶贫是指通过向贫困家庭子女提供职业教育,帮助其摆脱贫困的扶贫方式。职业教育扶贫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不起相关费用,教师教育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学生培养重技术轻素质现象,无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摆脱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功效。为此,百年职校探索出了“公益职业教育”的扶贫模式,即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免费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同时注重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长远发展,有效解决了以往职业教育扶贫存在的难题。可供国际借鉴的经验主要有四点:
一、百年职校充分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在办学与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政府、企业、基金会、学生家长和其他合作办学机构的支持,解决了办学场地、经费等问题;
二、注重学校制度建设,根据学校发展情况,建立起了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保证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着眼于学生未来成长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继续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注重职业培训与就业的衔接问题。学生在校接收的教育均为当下就业市场最需要的职业,学生毕业即就业。
【背景】
贫困家庭子女往往因经济困难、家长教育水平较低、地区教育水平落后等问题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无法通过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因此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在代际之间传递;另外,有些扶贫对象在脱贫以后,由于知识水平不足,个人发展能力较弱又再次陷入贫困,只有提高了个人发展能力,各项扶贫措施才能持续长期的见效。因此,如何提高贫困人口知识水平,让他们掌握技术技能,增加他们的收入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2005年,在一批爱心人士的支持下,社会企业家姚莉女士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益职业学校——百年职校。该校免费向家庭贫困子女提供正规的中等职业教育,将学生未来长期发展所需的人生技能和当前实现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训练结合,为大量年轻人解决了继续教育和就业问题,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
【项目实施】
为了让更多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到免费的、适合以后自身发展的职业教育,百年职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提升贫困家庭子女的技能水平,为他们以后的个人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措施包括:第一,社会各界人士多方协作,成立百年职校;第二,建立清晰的规章制度,指导学校日常运营;第三,严格控制招生对象,入校学生均家庭贫困;第四,开放式的教学团队,建立完整的教育和管理团队;第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个人学习计划”。第六,与企业密切结合,确保就业职业教育的出口是企业就业。措施的具体内容:
1.社会各界人士多方协作,成立百年职校。2005年,学校组建了一支包括人力行政、教学管理、学生工作、财务后勤等方面组成的建校团队,开展各项具体筹备工作。学校先在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登记注册为“民非单位”,并在教委取得职业学校的办学许可;通过慈善募捐整合社会资源百年职校解决了学校办学的资金与场地问题;同时,学校聘任少数全职团队负责行政事务,负责学校日常的管理。
2.建立清晰的规章制度,指导学校日常运营。百年职校实施企业化管理,学校理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依照《百年职校理事会章程》规定行使职权、承担责任,理事不领取任何报酬;同时,为保障机构的合理运行,学校实行企业式管理:1)按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系统和操作手册,设立质量督导;2)开发“百年树”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全方位数据库,覆盖学校全部工作,运用“区块链”的溯源思维于教育教学管理。3)保证学校财政资金运用的透明度,百年职校财务上执行严格的预算管控制度,并且分别于每年公立年度与校历年度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财务管理符合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的相关政策法规。
3.与企业密切合作,多渠道引进教师人才,建立完整的教育和管理团队。为提高教学质量,百年职校聘任多所高校的专家级教师与多位职业技能专家进入学校教学团队,建立起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教学团队。为了保证教育质量的提升,百年职校与教育领域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资深专家合作,对学校新课程开发、教学法研究、教师团队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
4.严格控制招生对象,入校学生均来自贫困家庭。为了保证学校提供的免费教育资源不被他人占用,百年职校主要面向经济困难学生招生,家庭经济困难是学生入学的首要条件。为确保资助学生符合条件,百年职校充分借助地方政府相关机构组织、公益组织、推荐人推荐等方式招收家庭困难学生。
5.以提高能力为目的,确保教学效果,不返贫。学校坚持教育以育人为目标,坚持全员德育,为学生设置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人生技能课程与以培养学生获得就业机会能力的职业技能课程。学制三年,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企业实习。针对学生的实际困难,为每个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为了保证学生所选择的课程适合个人的学习基础、学习节奏、兴趣特长与发展目标。
6.与企业密切结合,确保就业。职业教育的出口是企业就业。百年职校的扶贫模式是毕业后的立即就业。为此学校与200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开设课程,建立实习基地。由于开设的课程符合市场需求,实习过程得到有效监控,百年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真实案例】
来自河北省三河市的一期毕业生王林,因为家中贫困,为了给妈妈治病、供哥哥上学,放弃了上重点高中的机会、选择辍学打工。来到百年职校后,王林充分利用学校免费提供的职业教育,刻苦学习,积极钻研,一毕业就被一家物业公司录用。由于业绩突出,现在王林已经被任命为这家物业公司的经理,不仅帮助家里还清了所有债务,毕业后的他并没有忘记学校的对他的培养,时刻牢记回报社会的使命。他由于表现出色,评为北京市青年技术能手,获得5000元奖励。 他把这笔奖励金全部捐给了学校。几年来,王林共为学校捐款近两万元,用于支持学校的的后续建设。
从四川省大凉山走出的彝族小伙、三亚百年职校的毕业生吉子曲布,因家庭贫困,来百年职校读书前从未穿过袜子。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带领家庭摆脱贫困,他在听说百年职校免费提供职业教育后,来到百年职校三亚分校读书。从百年职校毕业后,他被一个五星级饭店选中,逐渐成长为五星级酒店的骨干员工。百年职校不仅改变了他的生活,还改变了他对生活的态度。每年,他都会回到自己家乡的孤儿院做志愿者,用自己的双手回报社会。
学生们的命运的转变,让百年职校的创办者和支持者更加坚信公益职业教育是贫困年轻人实现就业发展、获得人生出彩机会的有效途、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
【成效】
百年职校的公益职业教育项目给贫困家庭子女带来了学习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工作技能。整体来看,公益职业教育项目给社会带来了以下成效:
贫困家庭学生实现有效就业,生活水平得到提高。2005年到2018年,百年职校累计接收家庭困难学生6800余人,4100多名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北京部分百年职校的毕业生,多数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进入管理层的月薪超过1400美元(10000元)。30%的学生在工作之中还会报考各种学校接受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
个人发展与家庭脱贫同步实现。对于学生个人,在校第三年开始实习,学生开始获得稳定收入。毕业后,学生获得正规学历,有助于找到理想工作或继续学习深造;对于家庭而言,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生活得到保障;实习后的工资可以支持家庭经济;毕业工作后有的稳定工作,家庭有望实现脱贫。
百年职校的毕业生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反哺社会。目前,百年职校毕业生已经为学校捐款超过两百万元。
【启示与经验】
通过建设开放的公益平台,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从本质上来说,百年职校类似于一个开放性的公益平台,利用社会各界的帮助为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提供教育机会。在百年职校发展过程中,各类企业、个人、基金会发挥了巨大支持作用,很多组织通过捐款捐物的形式为学校提供办学所需的资金和专业设备,多家单位通过项目合作的形式对百年职校给予支持。
通过建立教学评价机制来保证教学质量。为了让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质量得到保障,百年职校搭建起多元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与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对教授课程科目超过20课时的授课教师与全职团队的管理水平进行评价,为教学持续革新提供依据。
着眼于学生未来成长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百年职校建立了人生技能和职业技能两大课程体系。在保证就业的同时,着眼于学生未来持续成长,重视学生品德教育,多渠道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